川外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kaiyun开云平台首页 / 正文

廖七一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获得“优秀”

2023-09-15 来源:

近日,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通知,我校廖七一教授主持完成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民族价值与翻译研究》(课题批准号:18BYY024),于7月份顺利通过鉴定结项审批,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证书号:20232581)。

据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于2023年7月共验收366个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结项申请。经同行专家鉴定:297个项目予以结项;64个项目暂缓结项;55个项目被终止。在予以结项的297项项目中,被评为“优秀”的共计24项。

我校廖七一教授及其课题组高质量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最终顺利结题并被鉴定为“优秀”,这是我校近年来再一次取得的标志性科研荣誉,也是我校高水平科研团队高度重视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的体现,更是廖七一教授及其课题组在项目推动过程中展现出的卓越学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科研精神的体现。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科研质量,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科研学术氛围,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不断有新突破,精品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全校师生应以廖七一教授为首的课题组为榜样,坚决贯彻学校|kaiyun开云平台严谨治学的学术精神,学习团队认真负责,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高水平地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为学校|kaiyun开云平台的科研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成果简介:救亡启蒙、建立独立富强的民族国家是近代以来国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和理想,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和最崇高的历史使命。从民族话语的视角讨论中国近代的翻译可以发现,翻译是民族价值最具体、最生动的表述和体现,是晚清知识分子以符号化叙述的方式主动应对内外挑战的翻译实践。在民族话语和民族价值的叙事空间里,翻译不仅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等等各种类型的翻译文本与翻译实践,同时还包括社会对翻译的解读、历史评价、对域外知识和观念的诠释和发挥。项目从“翻译与现代民族观念”“翻译与民族国家理论资源”“翻译与民族国家的想象”等方面讨论了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翻译与民族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项目特别关注《天演论》《社会契约论》《国家论》等译本的出版和流布,“亡国史鉴”、民族英雄的译介,“睡狮”“醒狮”等民族符号的改写与建构,以及译本的解读、演绎、挪用和思想观念的诠释、发挥、传播和变形。翻译是对民族国家意识的建构,推动了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并促进了现代国人精神思想的发展与现代转型。

供稿:科研处

XML 地图